查看原文
其他

体制内专家谈留学退潮、公民同招: 拐点已至, 家长需要“叩问灵魂”了

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爸爸真棒 Author 陈志文,星图


今年,国内外的教育都面临前所未有的大变局——


国外疫情形势严峻,美国签证政策反反复复,留学生进退两难;国内全面的“公民同招”启动,幼升小、小升初的摇号,各种减负政策、负面清单……让学校和家庭的挑战加剧。


在这样各种不确定的局势下,未来还要不要留学?公办民办怎么选?家庭教育怎么做?带着这些困惑,我们拜访了中国教育在线总编辑陈志文,他的回答或许会给你带来不一样的启发。


(为方便阅读,本文采用第一人称叙述,本文数据图表皆根据美国门户开发报告整理;时间所限,本文未经本人审阅。)


作者:陈志文,星图

来源“爸爸真棒”(id:babazhenbang)。

“爸爸真棒”是一个K12原创国际化教育平台,

致力于理性、深度、有启发的中西融合教育探索。



选择1:该不该留学?

疫情加速留学山顶到来,明显拐点已至

留学与否取决于你的目的


经常会有家长问我孩子该不该留学。我的经验是:10个人和我聊完,大概里面有一半人不需要出国,因为他们对于出国的认知出现了问题。


这里有必要先讲述一下目前留学的趋势。在疫情爆发之前,中国学生出国留学的趋势已即将见顶。


2019年出国留学人数大约在70万左右,其中赴美人数虽然超过37万人,排名第一,但仅比上年增长了6000人,是10年以来增长最少的一年。



从增长比例来看,也是连续10年下降。



不仅是美国,加拿大留学的趋势也出现了类似的现象,虽然人数还在增长,但增长比例和绝对人数都出现了下滑,2018年基本上是近10年最低点。



因为美国一直是留学生的第一目标,占据出国留学的1/3份额,因此其发展趋势对于出国留学总体趋势,有着代表意义。而加拿大则约是第四目标国。


从这两个重要国家的发展趋势看,基本可以得出结论:出国留学增长乏力,颓势已现。虽然最近英国留学出现“暴涨”,但总体增量有限。


我国的留学趋势和日本很像,日本在上世纪80年代出国留学飞速增长,20年后出现平台期,然后缓慢下降,呈现一个梯形发展的轨迹。



而我国留学的飞速成长起步期在2000年,20年后正好是今年,也将达到顶峰。如果没有疫情,可能会达到80万或者更高一点的出国留学人群,并出现大约10年左右的平台期;然而疫情的到来可能缩短了平台期,加速了拐点的到来。


虽然留学仍是一个重要的教育市场,但高速增长的黄金时代已经过去,不可能再像过去那么蒸蒸日上。


其背后的原因是复杂的,我认为有四个大的背景。


1、00后的留学意愿下降


国际间学生的流动,第一因素不是教育,而是经济,是社会发展水平。一般国际学生都是从欠发达地区向发达地区流动。


此前我们去美国是因为它的经济社会最发达,但现在随着中国的崛起,它和国外的差距越来越小,尤其是发达的地区,如北京上海很多地方的物质生活、城市发展程度等至少在局部上超过英美。


对很多孩子来说,出国后,舒适度全面下降,就好像新一轮的“上山下乡”,对于他们这一代人,留学似乎在失去吸引力。


2、留学的镀金价值降低


和上个世纪,出国留学生大多留在国外不同,现在的留学生基本都回来了。


上个世纪教育部还有专门的机构做留学生回国工作,因为当时出去10个人回来1个人;而现在是出去1.2个人,回来1个人。


过去留学生回国是人才,可以自由落户北京上海,但现在想在北京上海落户也好,找到一份好工作也好,都变困难了。留学的镀金价值大大降低。



3、国内高等教育环境变了


之前很多孩子出国是因为考不上国内大学被迫出去的,现在由于国内高校大扩招,不存在这个问题了,很多孩子就没必要再出去。


2019年,全国高校本专科招生915万人,2/3的省市,实际高校录取比例超过了90%。今年高考录取人数可能超过1000万,这意味着,绝大多数的孩子都能够上大学。还有一些学生在国内有学也不上,更别提出国了。



4、新生儿持续下降,生源也持续下降


前些年启动的二胎政策,只在2016年带来一个短暂的上升,此后出现连续下跌。生源的下降必然影响到留学的后劲:很快没有人了。



再加上现在疫情的原因,以及美国出台了各种限制留学生的签证政策,种种因素之下,留学后继乏力是必然的。



看到了这么多大数据,应该如何做出是否留学的选择?


总体我还是支持学生们出国的。出国见世面至关重要。比方说从一个小县城出来的孩子,和一个省会城市以及和北京上海长大的孩子,你对世界的认知、对自己的定位,是完全不一样的,这就是见世面的重要价值。


从一个人的发展角度来看,只要经济条件允许的前提下,都应该出国来看看。


但我反对中小学生留学,尤其是初中毕业前后出去的。这个年龄是典型的青春期,一个人最敏感、脆弱的时候,不该把孩子扔到一个陌生的环境,让他适应文化、语言、学习生活的种种压力。


我们看到一些成功的代表,但其实背后有很多孩子出现了包括心理与行为的偏差,即问题少年,只是家丑不外扬,大家不知道而已。


我见过太多这种问题的留学生,更为揪心,所以想特别提醒,很多人想着早早出国是为了孩子一个好前程,但其实忘记了,最重要的是孩子的健康成长,这是一辈子的事情,其次才是事业有成。


所以我建议家长一定要想清楚留学的目的是什么?孩子未来要在哪里发展?出国本身只是帮助你见世面的路径,路径和目的不能背道而驰。


纪录片《零零后》记录下了柔柔,一个小留学生在异国的挣扎和困境


比如有的人说,未来还是想回国发展,因为像美国这种越成熟的社会,机会越少。那我认为最好就是大学本科结束后再出国留学,而不是本科甚至更低龄。


有人往往会忽视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的区别,西方永远是0101,是规则化的,我们的文化永远则永远是0.5,是非规则化的,很多孩子回来首先在文化上就不适应。


还有家长说国内读书太苦,抱怨我们是应试教育,希望孩子在国外体验素质教育,幸福快乐着上名校,这是白日做梦。美国是越到好学校、越到高中大学,越辛苦。


我说的这一切,都是希望家长们只有先搞清楚孩子出国需要面临的一切,才能做出自己正确的选择。


选择2:公办民办怎么选?

公民同招是一种“纠偏”

小学其实不用在意学校的好坏


近几年全国开始普遍实施公民同招政策,让民办教育也面临着不小的挑战。在这里,我想先聊一聊公民同招的背景,以及我们对于公办、民办的定位和认知的偏差。


近年在择校上,我们对于公办学校采取了严格的就近入学政策,不准测试,不准择校;但却对民办学校基本采取全面放开的策略,可以跨区招,可以考试选拔,使得大量优秀生源迅速向民办聚集。


过去,最好的学校都是公立;而近几年在长三角、珠三角等地区,最好的小学、初中大多是私立学校,造成了义务教育阶段的“国退民进”。


过去择校家长通宵排队的场景,各地都司空见惯


就近入学,禁止择校,公办保基本,民办满足个性化教育的治理思路,表面讲是公平的,背后实际是钱的逻辑,有钱可以买房择(学区房),也可以上收费高的私立学校。


如果按英美这套治理方式做下去,最好的学校都变成了私立学校,这不是我们中国的教育所追求的目标。


近几年我们采用了“公民同招”,实则是一种纠偏,对此前包括择校等政策在内的大调整。


从公平竞争的角度来说,如果民办可以选择生源,公办在保证所有人最基本受教育权的基础上,为什么不可以?给民办那么多自由,却给公办那么多限制,何尝不是一种不公平,或者说是反向歧视?我们说要“有质量的公平”,不是指把民办拉下来,而是要让公立更强。


站在社会主义国家性质的立场上,我们可能不能仅仅把公立定位在保基本、保基础、保公平上,同时公立还要提供更好的教育。私立学校可以做的,在合理范围内,在充分保障受教育权的基础上,应该也允许公立学校去做,而不是简单禁止。


中国教育在线总编辑陈志文


下面简单说一点择校的感受或者建议。有条件可以择校,但要适度,不宜过于在意。


小学阶段,我个人原则上不赞同过度在意学校的好坏。当然,一切还是需要出于你的目的,你要什么。


  • 1、作为中国人,未来面对世界,你最大的竞争力还是来自于你的“中国芯”。

  • 2、让孩子经历一些所谓的不好,恰恰是最好的成长;

  • 3、择校最大的价值不是老师,而是选择伙伴。


而到了高中阶段,我原则上也支持公办中学国际部。首要原因是同学因素,一般这些学校的生源较好——我们择校的本质是择同学、择家长,公立国际部这方面的优势明显,而大量的普通国际化学校,生源往往参差不齐,从功利一点的角度出发,公立国际部的确名校概率更高。


我特别想提醒的是,不管是哪种学校,公办还是民办,都不要迷信所谓名校和老师有“通天”的本事。我认为,学校和老师只是助力,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,最重要的并不是名校,反而是家庭。 


选择3:家庭教育应该怎么做?

疯狂择校背后的逻辑错误

真正起决定性作用的不是学校


  • 不是牛校成就牛娃,而是牛娃成就牛校


为什么那么多家长重视给孩子择校?背后都有一个假定的前提,认为自己的孩子进入了牛校就会变成一个牛娃,学校和老师可以重新锻造我的孩子,把每个学生变成优秀生,所以家长才疯狂择校。


虎妈亲手“鸡”出来的两个超级优秀的女儿


这其实是本末倒置的,并非牛校成就牛娃,而是牛娃成就牛校——一所学校之所以成为名校,决定性的因素其实是生源,好生源的聚集形成了好学校,其次才是师资等软硬件因素。


一个优秀的学生,在再差的学校也会出类拔萃,冲出来。每年清华北大都有从非常贫穷落后的地方考进来的学生,就是最好的例证。


同样,你如果是个不努力的“棒槌”,没有好的习惯,进了再好的学校,你最后也往往还是一个陪太子读书的角色,很难有根本变化。


正是因为好生源的重要性,所以全国的学校,无论是中小学还是大学,都在拼命抢生源,拼命打生源大战,包括最著名的大学。


比如2019年浙江大学在高考前抛出50万奖学金,鼓励全省前100名报名浙大。一所国内知名中学的校长曾跟我说过一句话:我的核心工作之一就是解决生源问题。他说,学校每年都有20来个孩子不用老师教,自学都能上清华北大。


  • 培养牛娃的核心在于家庭


而好生源由什么决定?我不敢说和学校、老师没关系,他们确实有一定的再加工能力,但我认为核心是家庭,是家教,是父母。


学区房这个词是从美国来的,为什么好学校用房子来衡量?在美国可以用一个词解释:富贵人聚集的地方的学校就是好学校。为什么是这样?


我们说每个优秀的孩子背后必定有一个优秀的父母,但这个“优秀”并不等于父母的学识,学历,财富,而是有三个层面:


首先是遗传,孩子身上有很多父母的基因影响,这是不可否认的;


其次是教养,比如家长对孩子从小的严格管教,对最基本品质、习惯的培养。这也是最关键的,否则底层人民永远翻不了身了。寒门最后能出贵子,就是在这一点上;


第三才是经济投入,决定了孩子能否进行“琴棋书画”的学习。


暑假班上练基本功的女孩(来源:视觉中国)


我接触过很多孩子考上清华北大的家庭,和他们聊的过程中感触特别深。可以说孩子能去清华北大,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父母从小给孩子养成良好的教养和习惯。


我曾经在一辆专车上和司机聊天,他是个转业军人,培养了一个上清华和斯坦福计算机系的儿子,和一个上北外的女儿。


他说从小到大他教不了孩子们任何知识,他和孩子妈妈都不懂。但他培养孩子的方式,一方面是自己勤奋上进以身作则,另一方面是把部队的严格规范拿到教育孩子上来。


比如和孩子商定一个规矩,要求孩子做到的同时自己也必须做到。有一次他本来答应孩子出去玩,但因为军人临时有事走不了,于是自认受罚,蹲马步。这让我特别感慨。做一个好家长,核心就是从小给孩子把核心规矩立住了,而不是你教他语文数学。 


我们常说“优秀是一种习惯”,习惯是什么?其实就是自律,管住自己,该学习的时候就学习,而不是玩游戏。而这样的习惯一定要从小开始树立,到了青春期需要的是默默陪伴,多做饭少说话。


很多家长弄反了,在孩子小时候讲究释放“天性”,由着孩子来,到青春期反而开始纠正,结果造成对抗,很多亲子关系都是这样拧爆的。


另外,我想特别提醒家长,我们对自己与孩子需要有一个清醒的认知与定位。主席只有一个,市长只有一个,院士也只有2000多个,我们每个人所能达到的高度是有限的,绝大多数人是到不了清华北大这样的高度的——我们一年的高考生是1000万,但北大清华两所学校只招7000人,0.07%的概率,不是所有人都能进名校。



那么父母能做什么?每个父母最应该做好的是自己,而不是过度择校。


过度择校的本质在于甩自己的责任。很多家长把孩子送到学校甚至送到国外,认为可以用钱来购买服务,让别人来教育自己的孩子,没有意识到父母的教育职责是别人代替不了的。


还有的家长非常焦虑,担心目前摇号政策之下,孩子摇不中好学校,但如果你是牛娃,摇到一般的学校,其实也不用多担心。


试问一句,未来到社会上你能选择谁做你的同事、谁做你的领导吗?选择不了。你可以在学校提前适应、提前训练。要知道英美最好的学校都是全寄宿的,为什么?寄宿制学校更像一个社会,在这样相对复杂的环境中长大,实际上也是一种淬炼。


在这种环境下,从小立好规矩、养成好习惯的孩子,还是能继续努力学习,谁能拦得住他;反之,没有好的学习习惯的娃,即使进了名校,也有可能面临淘汰。


“国际教育”赛道中的家长,如何游刃有余?

5所IB中学部的7位校长和资深老师线上讲座

这个暑假每周三晚20:30准时分享干货

▼▼▼



精彩回顾




: .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,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,轻点两下取消在看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